 (上图)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
 (上图)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丹凤门开启仪式
2010年1月20日上午,被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成功开启,中央博物馆奠基。两座建筑与含元殿遗址遥相呼应,形成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气象万千、恢宏博大的景象。作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建筑体量最大的单体工程,丹凤门遗址保护工程的竣工,标志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转入了全面冲刺阶段。作为国家“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东方龙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自2007年10月启动以来,得到了世界古遗址保护中心、国家文物局、发改委等中央部委的大力支持;得到了陕西省、西安市两级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得到了西安道北地区群众的热切拥护。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对于实施“皇城复兴计划”,改善西安城市发展不均衡的局面,改变道北区域自然人文环境,提升当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人文、活力、和谐西安具有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让我们共同期待2010年10月,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震撼开园。
1月20日上午,深冬的龙首塬上,一派热烈祥和景象。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现场,凛冽的风阻挡不住人们的激动和期待的心情。
上午9时30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在礼炮声中隆重开启,中央博物馆工程成功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西安市副市长、曲江管委会主任段先念,韩国驻西安总领事全泰东等嘉宾、工程建设者、媒体记者及周边群众上千人在礼炮鸣响中,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丹凤门是唐大明宫的正南门,是大明宫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门,与含元殿南北呼应,气势磅礴,被中国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丹凤门遗址的保护与展示,不仅对唐大明宫遗址,对于世界都城考古、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恢宏壮阔的唐风建筑,是在综合统筹遗址保护、城市景观和文化象征意义的基础上的一个集大成之作。这一工程的圆满完成,是大明宫遗址保护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央博物馆立足于传承中华文明基因、发扬中华民族精神,旨在对以大明宫为代表的唐代文明进行集中整理和展示。其展陈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分为“千宫之宫”、“如日东升”、“万国来朝”、“守望辉煌”等几大主题展陈,将盛唐建筑、绘画、服饰、礼制等形式和内容精彩地展现在广大游客和市民面前。
西安市副市长、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段先念表示,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工程是西安市委、市政府彰显古都文化魅力,促进城市均衡发展的重要工作举措,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一项重大文保工程、文化工程和民生工程。丹凤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设计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女士面对自己的作品深情地说,“丹凤门保护工程的造型尽量符合唐丹凤门的建筑特色和风采,在引发人们历史联想的同时,还能登高望远,北眺大明宫遗址群及园区景色,南望现代西安的繁华景象”。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表示,“在过去的十一个月里,一座气势恢弘的遗址保护展示厅拔地而起,作为一名文保工作者,我感到十分激动。大明宫遗址区内最重要的遗址之一丹凤门遗址得到了妥善的保存,同时再一次证明了‘曲江精神、曲江质量、曲江速度’”。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保护办公室主任、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总指挥周冰博士最后向社会公开承诺,继续发扬曲江人的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不辱使命,再接再厉,确保今年国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如期建成、震撼开园!
金秋10月,相约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