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官方网
昵称: 密码: 会员注册 忘记密码
首页 新闻 影视 图书 旅游 互动 下载 大秦文化 产业开发 投资项目
燕国灭亡前的悲剧——荆轲刺秦
来源/作者:孙皓晖  更新于:2011/3/3  浏览:4166次  [打印]  [关闭]

 

说明:这是《中国原生文明启示录》拍摄本中的一节,有些许故事性,供大家欣赏。

  在部署燕代联军抗秦的同时,太子丹的秘密对策——刺秦,也在紧锣密鼓地策划实施中。

  司马迁在《史记》中,专列了《刺客列传·荆轲传》,至为详细地记述了荆轲刺秦事件的策划、准备、刺杀过程,以及余波。应该说,这是《史记》中罕见的完整纪事篇章。如果说,关于这一事件的记述中渗透了过多的文学因素,那也是因为这一事件直到百余年后的司马迁时代,仍然在广泛地绘声绘色地流传着,司马迁记载了这些传奇,但却绝不是个人附会。

  让我们按照《史记》所载之事实,来看看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暗杀事件。

  这一事件,详细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现刺客人才,并将其确定为实现刺秦使命的唯一人选

  太子丹在焦虑之下,找到老师鞠武求教。

  鞠武举荐了隐士田光智深而勇沉,可与共商大计。太子丹立即秘密拜会了田光,询问抗秦大计。田光自认精力衰竭,举荐了朋友荆轲。这次临别之时,太子丹叮嘱田光不要泄密,田光笑着答应了。之后,田光迅速(所谓偻行)见到了荆轲,告知了向太子丹举荐荆轲的经过,以及太子丹的叮嘱;末了,田光自诉,太子疑惑自己,自己深感羞愧,就在荆轲当面自杀了。

  ——自此,荆轲这个人物正式出场了。

  事情在继续发展。荆轲又立即晋见了太子丹,告知了田光的死讯。太子丹大是感愧唏嘘,由此,诚挚地向荆轲诉说了燕国的亡国危机,又向荆轲吐露了自己设想的秘密刺秦计划,恳请荆轲担任这个献地特使,以完成刺秦使命。但是,荆轲却以才具不堪而明确拒绝了。之后,太子丹不屈不挠,反复叩拜,坚定请求;荆轲终于答应了下来。

  ——至此,荆轲正式成为秘密刺秦的不二人选。

 

  第二阶段,秘密而紧张地进行准备

  从荆轲答应刺秦之日起,焦虑不堪的太子丹,就立即着手秘密实施前期准备。

  这些准备与铺垫,主要是六项具体事宜——

  其一,正式拜荆轲为燕国上卿,为荆轲的重臣特使身份预先正名。

  其二,刻意雕琢太子丹与荆轲形象,以迷惑秦国。所谓刻意雕琢,是三方面的有意作为:一则,有意夸张性地厚待荆轲,以国家礼器铺排与荆轲聚会礼仪;二则,刻意满足荆轲的各种小小喜好,以赠送千里马马肝、美女玉手等惊人之举,以求名闻天下;三则,纵容荆轲铺排张杨,挥霍享受,有意做出以金弹打渔(带下划线者,为史料原本勇于——自注)等惊人之举,以求流传列国。如此这般刻意雕琢,只有一个目的:使天下皆知燕国太子丹与上卿荆轲,是一对着意享乐的昏聩君臣,绝然没有死战抗秦之心,从而使秦国高层相信燕国献地的真实性,实际是迷惑秦国。

  其三,精心制作出燕国督亢地区的古地图,一力使其繁难复杂,无从辩认,非详细解说不足以明白。这一要求,是为荆轲能够与秦王面对面会见创造条件。

  其四,搜求天下著名的匕首。结果是,重金搜寻到了著名的铸剑大师徐夫人锻造的锋锐短剑——徐夫人匕首;精工淬毒之后,太子丹亲自实验效力,确认能够见血杀人。

  其五,荆轲亲自出马,激发在燕国隐居的秦国逃将樊于期的复仇之心,并许诺代为复仇,从而使樊于期自杀。这一作为之目的,是以樊于期头颅作为献地之外的另一个诱饵,吸引秦王一定面见荆轲,以实现行刺。

  其六,精心遴选行刺助手。荆轲坚持以自己的一个知己同道为刺秦助手,却因时间紧迫,其人不能如期抵达;最终,太子丹选定了曾少年杀人,有勇士之名的秦武阳做了助手。

  上述六项秘密准备完成的时候,已经是深秋之时了。

  秦国已经大举屯兵燕国边境,燕国太子丹已经没有时间等待了。

 

  第三阶段,荆轲使团南下

  公元前227年秋天的某一日,荆轲的特使车队终于南下了。

  易水河畔,太子丹与所有参与密谋者,及荆轲的同道故交,都来送行;人皆白衣,悲凉哀痛如同送葬。

  荆轲慷慨悲歌,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悲壮之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据史料记载,现场是高渐离击筑,荆轲临机唱和。这则名唱,分为三个声部:

  第一声部,先为一阵没有歌词的悲声长吟——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第二声部,荆轲前而歌曰,就是大步向前,唱出了那两句流传千古的悲壮歌词;

  第三声部,复为羽声慷慨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也就是说,高亢入云的悲壮长啸,深深激发震撼了现场送行者,每个人的眼睛都要瞪裂了,每个人的长发都飞扬起来淹没了头上的高冠。

  之后,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一句话也没说,登上轺车就绝尘去了,始终没有回头看一眼。

 

  第四阶段,荆轲入秦疏通,请求晋见秦王

  荆轲到咸阳之后,首先以重金与珍宝财货,收买了秦王嬴政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蒙嘉替荆轲疏通,先行禀报了秦王嬴政。蒙嘉的说辞,翻译成现代话,大意是这样的:燕国是真的恐惧秦国之威了,不敢举兵作对,愿意举国为秦国臣民;燕王愿意比照着做个郡县一般的小诸侯,向秦国纳贡,守住先王宗庙;但是,燕王不敢自己前来陈述请求,只有恭敬进献已经斩下的樊于期头颅,并献上燕国督亢之地;樊于期人头与督亢地图,已经封函装妥;燕王特意派特使前来献给秦王,期盼大王认可。

  这则史料,除了说辞,事实部分疑点很大。

  疑点一,以秦政之清明奉法,小吏不可能承担疏通国事的重担

  这个蒙嘉,只是一个低阶层书吏——中庶子,相当于现在的文秘办事员。以当时秦国的政治结构,邦交事务必须涉及的是三个大臣:一是用事的李斯,其职务是长史——国君秘书长;二是顿弱、姚贾,两人统管邦交事务,下辖秦国邦交机构——行人署。而当时秦王的身边生活事务,则由随行内侍赵高掌管。蒙嘉这样的低层吏员,连上述四个重要人物的任何一个都很难见上,更不可能轻易见到秦王嬴政,并承担如此重要的沟通。

  疑点二,秦王嬴政的私生活向无荒诞,不可能有超越公事的宠臣

  在《史记》的语汇谱系中,宠信是一个政治语汇;宠臣,则是一个非常暧昧的语汇,除了喜爱的直接含意,大多指向是同性恋。在《史记》的战国记载中,明确的秦国宠臣是两个:一个是秦孝公宠臣景监,一个就是这个秦王嬴政的宠臣蒙嘉;即或对后世知名度很高的内侍赵高,《史记》中也没有宠臣两字的说法。考察秦孝公毕生作为,宠臣同性恋之说,显然是很荒诞的流言。考察嬴政始皇帝一生作为,其宫廷事务的警觉重点,一直是严防后党、外戚等势力干预国家政治;为此,始皇帝没有设立皇后,也没有预立太子。这样一个长期保持政治警觉性的君主,不可能将一个小小的文秘人员作为宠臣,更不可能允许其涉及国事;而始皇帝的个人生活,除了任用方士求仙之外,未见任何荒诞;以同性恋宠臣加于始皇帝,显然是后世流言进入了史书。

  疑点三,此时的荆轲,正当身份是燕国特使,没有必要收买疏通

  燕国的献地、献头并举国投降的请求,对秦国而言,是一件非常有利的大事。作为燕国特使的荆轲,完全没有必要放弃正大的外交途径,不经行人署——秦国邦交机构的上达,而费力地走收买小宠臣的秘密路径。荆轲是政侠名士,为行刺秦王做了最周密的准备,不可能对秦国政治的基本状况如此无知。因为,这种收买宠臣的做法,只能使这件正大的邦交事务显得十分诡异,反而有可能使秦国警觉。这种愚蠢荒诞的举措,不可能出自荆轲。

  综合上述疑点,蒙嘉宠臣之事,是一则虚妄的史料。

  荆轲入秦之后的预先活动,其正当途径应该是很简单的——

  荆轲约见秦国邦交机构——行人署,申明特使请求;

  接待荆轲的行人署某长官,向秦王禀报了燕国使节来咸阳的事,请示秦王定夺;

  秦王很高兴,决定接见荆轲,接受燕国投降。

  后来,山东六国以讹传讹,衍化出荆轲重金收买秦王宠臣蒙嘉的故事。

  再后来,太史公又依着传说蓝本,变成荆轲的实际作为,记入了史书。

 

  第五阶段,秦国的最高礼仪接待

  对于燕国特使荆轲带来的燕国将举国投降的重大请求,秦国决策层显然是非常重视的。

  为此,秦国以最高礼仪接待了荆轲——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这一最高礼仪,是按照天子接见诸侯的规格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三个:其一,地点是咸阳宫,秦国最高政治殿堂;其二,秦王与所有大臣,都是朝服——正规礼服出席;其三,设置象征天下诸侯大会的九宾——九方诸侯席位,以表示天下盛会。在这样的基本规格之上,礼乐钟鼓、护卫仪仗、车马迎送、典礼仪式等等方面,自然都是相应的最宏大铺排。在礼仪已经大大简化的战国时代,这样的盛会,显然是最为盛大的典礼了。

  秦国的盛大应对,透露出一则重大的历史信息——

  首先,秦国对燕国特使的真实性,是丝毫没有怀疑的。最为重要的是,对于燕国的举国投降请求,及其提出的三个条件——保留相当的土地人口,保留诸侯国资格,保留宗庙祭祀权;秦国是准备接受的。也就是说,与后来的历史发展所展现的战争统一六国的进程相比,这里出现了一个可能的转折——秦国准备接受一种和平统一的方式,准备以保留诸侯国为条件,实行有可能的非战争统一。

  请注意,此前的秦国已经统一了两个国家——韩国、赵国。其中的韩国,也曾经有过类似燕国的请求,但是秦国拒绝了;后来的实际进展,也是以战争的方式兼并了韩国。那么,对于燕国的有条件的投降请求,秦国为什么却准备接受了?

  历史的直接答案,已经因为秦帝国文献的整体毁灭而无从考察了。

  但是,依据战国历史所表明的兴亡逻辑,我们仍然可以得出真实答案,这就是:秦国对于统一战争的残酷性,也是力图避免的;对于赵国那样的互相知底的长期对手,非战争不能统一,只有采取战争方式;对于韩国那样长期摩擦的对手,秦国深知其称臣投降是假象,也只有以战争方式统一。而对于遥远的,接触也相对少的燕国,秦国对其国家性格的了解则是有限度的;因此,秦国相信燕国的举国投降是真诚的,没有必要非经过战争方式不可。

  可以继续的推论是:假如燕国真的投降了,当时中国的统一无疑就多出了一种模式——和平统一的模式;果真如此,秦帝国后来的统一文明则可能是另一番模样:只能实现局部郡县制加局部诸侯制;那么,文字统一与各种具体制度的统一,是否能够彻底实现,也就无法预料了;中国统一文明是否具有后来那种强大的坚实的生命力,也就未可预料了。

  可是,这种可能性很快就被一把淬毒的匕首彻底刺穿了。

  历史,依然在冷酷的现实逻辑中运行着。

 

  第六阶段,咸阳宫行刺

  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的故事,在后世中国几乎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我们要说的是,荆轲不是一个神勇高明的剑客,他只是一个具有浓烈的政治兴亡意识的游侠。

  在战国时代,他们就是以墨家士子为代表特殊团体——政侠群落。

  这种人,以挽救弱势政治派别或弱势国家为信仰,平民意识浓烈,人民性极强,敢于慷慨赴死,天下名声极大。历史主义地看,这样的政侠群落,无论其所维护的国家或派别在历史发展中是否具有正义性与合理性,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烈士勇士;因为,他们的基本价值观中,有着我们这个民族最基本的风骨节操——锄强扶弱,挽狂澜于既倒,救国家于危亡的牺牲精神。后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山东六国涌现过大量的救亡勇士与殉国烈士;最具代表性的,是齐国灭亡后的田横八百壮士跳海殉国。

  历史的多面性,价值观的多元性,告诉我们——

  作为统一中国的秦帝国,是一种正面的历史进步力量;作为挽救行将灭亡的祖国的烈士群落,同样也是一种正面的文明价值力量;同样有价值的文明历史元素所构成的历史冲突,才是历史悲剧的灵魂;

  我们不能因为肯定了太阳,就否定了月亮,它们都是人类宇宙的不同侧面。

 

  虽然,荆轲怀着必死的勇气。但是,他的搏击术与剑术的平庸,却使他无法完成使命。

  我们来看看,荆轲刺杀过程的详细进展——与解说词相应的画面特写

  第一环节,展开凶器

  史料原文是:荆轲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第二环节,行刺

  史料原文是:荆轲左手把秦王衣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请注意,这个字,是刺的意思,但是史料却没有用这个字。太史公有意用字,而不用字,合理推断:有可能这个是淬毒匕首的特殊刺杀技法,而后世失传;故此,这个字所表示的方法,我们已经不知其详。这个环节是说,荆轲抢到匕首就了过来;但是,在没有刺到秦王嬴政的时候,变化就发生了。(揕,音zhen)

  第三环节,秦王快速反应

  史料原文是: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固不可立拔

  这个环节,是秦王嬴政一连串的应急动作:瞬间大惊,瞬间突然站起,力道之大竟挣断了材质一流的精制衣袖,可见速度之敏捷,力量之强大;再后,秦王立即拔所佩长剑,但由于手抓剑鞘中间——操其室,剑筘又很严密,惶急之下无法拔出。

  第四环节,荆轲追逐秦王

  史料原文是: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

  这个环节,荆轲的方法未见任何特异技能,只是追逐不舍;而秦王的反应倒是非常专业,不是径直乱窜,而是绕柱而走,依托粗大的殿柱绕圈子。

  第五环节,群臣惊愕混乱,徒手乱打荆轲

  史料原文是: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也就是说,在一片惊慌中,大臣官员们只有追着荆轲乱打;随行太医夏无且,用随身药囊打到了荆轲。这里,太史公特意穿插交代了秦国的殿堂法度:其一,群臣上殿,不能携带任何兵器;其二,装备全副兵器的护卫郎中,陈列于殿外廊下,不奉命不得上殿,在这两条法度之下,没有人想起下令武士进殿。在这个环节中,荆轲的徒手搏击术也未见任何特异处,以致于无法有效摆脱徒手人群的围攻。

  第六环节,秦王拔剑反击。

  史料原文是: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这就是说,秦王虽然惶急,但却仍然保持着灵敏的反应;在左右高声提醒下,秦王将长剑树在背后,当即拔出剑来;拔剑之后,秦王立即反击,一剑就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短兵在握,既未能反击,又未能躲过长剑一击,只有两种可能:或者,秦王的剑术与力量都是一流的;或者,荆轲的本领实在平常。

  第七环节,荆轲的最后反击失败,及其最后自诉。

  史料原文是: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擿(掷)秦王,不中,中铜柱;秦王复击荆轲,轲被八创;荆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这就是说,荆轲掷出匕首做最后的反击,但却击到了铜柱上;秦王恼怒,连续砍了荆轲八剑,但荆轲依然活着。按照嬴政一剑砍断荆轲左腿的力量,八剑若全力砍下,荆轲早已经是大卸八块了;荆轲所以在八剑之下不死,只能说明秦王仍要留着活口,控制了力量。这时,荆轲表现出最后的勇气与精明。最后的勇气,是满身剑伤而能笑语;最后的精明,是为自己的平庸身手作出了似乎周到的辩解。

  但是,荆轲的最后辩解,却是经不起分析的。因为,如果真的一开始就不想杀死秦王,那为什么要给匕首淬毒?为什么要拿起淬毒匕首就直接刺杀?难道荆轲敢保证自己既能刺伤秦王,而毒性却不会置秦王于死地吗?以此后实践展现的本领,荆轲似乎还没有这样的神异技能。显然,这是一时的失败辩词。

  第八环节,荆轲之死。

  史料原文是:于是,左右既前,杀荆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这就是说,乱局之下,已经上殿的武士杀死了荆轲;为此,秦王忧郁,很长时间里都不高兴。

  秦王嬴政不高兴的是什么?仅仅是荆轲的死吗?

 
 
下一条:人文良知 职业素养 论战气度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求贤令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相关链接
陕ICP备18004026号 至尚互动
大秦帝国官网,西安曲江大秦帝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大秦帝国》电视剧,作者孙皓晖,大秦帝国官方网站,秦文化产业,大秦帝国第一部《裂变》,大秦帝国第二部《纵横》,西安临潼大秦帝国影视基地,大秦帝国连环画,曲江旅游|西安至尚视觉科技有限公司(至尚互动)|Zenith 至尚视觉 策划/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