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被称为招聘应聘的黄金时段。西安今年的这个旺季已经提前到来,吹响第一个高峰号角的,就是9月3日、4日举行的西安曲江文化企业人才专场招聘会。这是曲江新区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招聘活动,也是西北地区文化企业首次进行集中式招聘活动。215家文化企业,家家都是堪称优秀,3000多个岗位,个个都有发展空间。
短短两天内,20000名求职者怀抱梦想,涌进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竞聘3000多个岗位。求贤若渴的企业如遇甘露,而择木而栖的良才也好似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双双都在金秋九月收获到了喜悦。
——曲江新区,正以全新的姿态,打造文化企业人才集聚的新高地。
文化企业
催生新生代的中国“创意阶层”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极,发展文化产业,也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家在一系列政策上也对文化产业予以倾斜。国家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据统计,2010年全年,我国票房收入超过101亿元,同比增长33%;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突破1.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0%。2010年,大多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已超过或接近5%,而且文化企业上市数量占文化体制改革以来上市总数的近一半。在西安,2010年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84亿元,占GDP比重为5.68%,文化产业增长速度为19.1%。作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区的曲江,截止2010年底,新区实现文化产业综合增加值75.9亿元,入区企业已达1100余家,产业涵盖会展、影视、演艺、动漫、出版、传媒、网络、美术、创意设计和广告等20多个门类。预计到“十二五”末,曲江新区入区文化企业将达到2200家,文化产业综合增值达150亿元。
由此来看,不论从全国还是从地方,文化产业都正逐渐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软实力的窗口,也必将极大地催生一批新生代的中国“创意阶层”,提升整个民族的原创能力。
在本次招聘会前夕,主办方就多次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出“有为青年,到曲江去!”的热情呼吁,而“曲江新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口号也早已深入人心。的确,现已跃升为西部最重要的文化产业集散地的曲江新区,也已成为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区域,正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引领西部,示范全国。
激励政策
探索创新吸引高级人才
短短两天之内,20000求职者的热情参与,足以说明曲江超乎寻常的号召力和极大的吸引力。企业的核心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文化产业是一个脑力密集型产业,这就决定了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入区企业快速增加,曲江新区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为了实现曲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曲江新区未来将在人才培养、选拔、引进和激励政策方面不断探索创新。
要留住人才,除了待遇之外,工作环境、福利制度、学习机会等都至关重要。曲江新区人才交流中心主任任军介绍,为了鼓励人才留在曲江,区内出台了相关政策,在薪酬、社保方面都尽量完善,“而且我们签订劳动合同是三年或五年一签,在工作了两到三年后,将有升职机会。同时,为了免除入区人才的后顾之忧,在学历再教育、专业技能再教育方面都将给予支持。”
人才难得,而高级人才更是“一才难得”。曲江新区为了吸引高级人才,制定了专门针对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的引进办法,对符合条件的高级人才,参照其本人当年度工资性收入(不含股金分红)个人所得税缴纳金额的40%给予奖励,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曲江新区
一方寻梦的沃土和热土
经过两天的现场招聘,215家文化企业共收到简历7600份,经过认真筛选,1300人通过初选,进入下一步的面试价段。
昨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在这次招聘会上进入面试的求职者史晓辉。他开心地说:“这次招聘会上的好岗位的确太多了,我投了好几份简历,能进入到面试很高兴,希望能顺利加入到曲江文化建设的大军之中,因为在曲江工作是他梦想的事情。那怕将来不能留在曲江工作,能领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朝气与激情,也是我一生的财富。”
目前,曲江新区一期基本建成后,曲江新区二期也已全面提速。曲江新区继续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城市发展,带动新区建设。在曲江核心区面积40.9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著名文化企业,将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果,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也已成为千万有志之士的一方寻梦沃土,成为他们释放激情、成就事业的一方热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