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岁末,陕西,西安。
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落成开业,一座地标性建筑将于12月3日耀世启航,省市两级重点项目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核心工程完美收官,西安会展产业迈向“会议+展览”黄金组合的快车道,迈出了赶超会展发达城市的坚实步伐,一个区域性会展经济核心区蔚然成形,必将成为一个带动周边、辐射毗邻的强大经济引擎。
时尚+科技
一座建筑和它引领的风尚
东方达沃斯
一个园区和它承载的价值
最具张力的城市景观群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曲江国际会议中心独特的波浪式屋顶设计,从建筑外形到内部装饰,演绎出极具张力的建筑美学。设计灵感源于世界名画《大海浪》,几何造型独特,意取产业喷薄涌动发展之势。夜晚,在泛光照明的映衬下,犹如璀璨的蓝宝石,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空中俯瞰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艘乘风破浪的产业旗舰,与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展馆穹顶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纵横会展蓝海的典型意象,成为西安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城市艺术构图。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内部装饰大气雄浑,气魄宏大,拥有可容纳2000人开会的曲江大礼堂、可容纳3000人就餐的金色大厅、具有同声传译功能的国际会议厅和国际报告厅,以及45个功能齐全、形式多样的会议室,结构完美,功能集约,整体建筑呈现出中西结合、恢弘大气的风格。
接驳世界的中央会议控制系统
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中央会议控制系统满足了不同客户群体和不同规格会议的多方需求。满足超大型会议的特殊要求;视音频信息平台,实现所有会议室之间视音频信息高度共享;会议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无纸化信息共享;设备集中控制平台,实现设备控制集中智能化管理,形成了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高端会议服务平台。
东方达沃斯
一个园区和它承载的价值
达沃斯“神话”
从1971年开始,世界经济论坛在风光旖旎的山镇达沃斯举行,只有1.2万名居民,名不见经传的达沃斯,如今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这里召开而蜚声世界,一次会议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激活一个城镇。有人做了一个形象比喻:“当一个国际展览会在一个城市举办时,就好比一架飞机在这个城市的上空撒钱!”会展产业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其他关联产业和国民经济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和催化作用。
会展CBD
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致力于打造“东方达沃斯”,是打造中国西部区域会展经济中心战略目标的重点工程,是西安迈向国际化、时尚化、现代化城市的具体战略措施。园区总规划占地面积约为4282亩,总建筑面积约为772万平方米,分为会展核心产业区、会展商务区、生活配套区三大板块。园区以国际会议中心、20万平方米会展中心、物流中心为依托,在会展产业园区规划中,5分钟车程半径之内,拥有4500张床位的酒店群,正在建设和建成的威斯汀博物馆酒店、西班牙欧御酒店、豪享来酒店、银座商务酒店、皇苑大酒店等国际一流知名酒店品牌散布四周,酒店群、写字楼相互衔接,初步形成了集会议展览、商务办公、旅游商贸、创意生活和开放社会空间为一体的曲江会展CBD商务区,可容纳1000多家文化类企业,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增加超百亿的延伸收入,成为陕西和西安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产业跨界 消费升级
会展产业拉动性和关联性极强,具有高收入、高赢利的特点,可以推动旅游、餐饮、饭店、商贸、交通、金融保险等36个行业产业的增长,据专家推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曲江会展产业园区的逐步建成完善,将汇聚巨大的信息流、财富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产生链式效应,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成型和成长,全面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
曲江模式
一个团队和它不懈的探索
曲江国际会议中心,折射出曲江团队缔造精品、提升城市的孜孜追求,曲江会展产业园,饱含着持之以恒打造区域经济引擎的责任担当。曲江新区坚持文化立区,旅游兴区,在构建国际文化产业高地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以“文化+旅游+城市”的曲江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西安市副市长、曲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段先念在督办项目建设过程中说道,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和大唐芙蓉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一样,是西安对话世界的“城市大件”,是曲江奉献给城市和市民的文化礼物,一定要带着对文化的敬畏,带着对城市的感情,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全文化产业链
大集团引领、大板块开发、大项目带动是曲江新区一以贯之的路径选择。在曲江国际会议中心策划规划、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背后,一个总资产过200亿元、全国文化企业综合9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曲江新区管委会全资企业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逐步走入我们的视线。近年来,曲江文化产业集团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创造性地对产业资源进行科学配置,构建起了集文化旅游、会展、演艺、影视、动漫、出版传媒、文化商业、文化体育、文化项目建设、城市运营于一体的全文化产业链,开创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全新模式,迈出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坚实步伐,其主导品牌“曲江文化”已成功迈进全国一线文化品牌行列。
跨区域、跨所有制的文化资源整合
近年来,曲江团队始终坚持立足西安、放眼陕西、进军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理念,依托曲江新区强大文化资源整合能力和资本运作能力,以重大文化项目园区策划规划、开发建设的丰富经验为基础,会同30多家国内外顶尖团队,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先后建成了法门寺文化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楼观道文化展示区,并成功实现跨区域文化品牌输出。打破所有制界限,发挥民营资本和社会精英的创造力,让优秀的民营企业家聚集曲江,巩固壮大了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主体力量,形成了资本优势和人才优势联动、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共生的生动局面。
幸福指数背后的文化民生
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到国家级首个打包式5A景区,再到国家级生态区,曲江新区不仅成为西安市旅游的首选目的地,而且成为广大市民体验公共文化的首选区域。特别是近年来,曲江新区通过城市建设与历史遗址保护、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融合发展,构建起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认可。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七园一城一塔,1.2万亩公共文化空间,4个大型文化场馆,20个中小型文化场馆,30家博物馆,凸显了曲江领跑公共文化建设的张力,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集聚 积聚
集聚效应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路径选择。近年来,曲江新区推出的集“基金+担保+风投+财税+房补”为一体的管家式服务政策,打造出了全国支持力度最大、服务最完善的文化产业孵化平台。百度、优酷等1100多家知名文化企业落户曲江,涵盖文化旅游、影视、演艺、出版传媒、网游动漫、文化创意、文体休闲等各个产业门类,成为文化产品输出的“大基地”和市民精神文化消费的主要“供应商”。预计到2015年,曲江新区及其辐射区入区文化企业争取达到2000家,从业人数达到10万人,文化产业年产值达到300亿元。文化产业赚钱,文化事业惠民,二者在曲江相得益彰、共同起舞。
曲江模式从本质上讲,是政府意志的集中体现、民众意愿的清晰实现、资本意图的及时兑现和专家意识的准确呈现。曲江管委会主任李元介绍到,曲江新区的发展,虽然根植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更得益于创新的理念和机制,虽然只代表了一个区域的发展模式,但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城市化进程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范例。
文化复兴
一种责任和它奏响的乐章
2009年7月22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首次将文化体制改革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1年10月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王建军介绍到:“一座建筑代表一个城市的高度,一个园区可以带动一个城市板块的兴旺,曲江国际会议中心投入运营将产生和衍生出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助推西安成为中国会展经济第四极。”曲江国际会议中心落成开业,从根本上源于文化产业上升到支柱型产业的战略高度,源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华美起步,源于陕西“文化强”战略的伟大实践,源于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蓝图,源于曲江团队“打造国际一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荣耀梦想。这座建筑所体现的,不仅仅是西安市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精彩一跃,更多彰显出的是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推动文化勃兴、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文化理想。
这是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意献礼!
这是打造西安国际化地标建筑的城市献礼!
这是构筑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的产业献礼!
这是汇聚文化消费和大众娱乐的民生献礼!
好风凭借力,发展正当时。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文化迎来了灿烂春天,文化产业迎来了黄金时代。曲江会展产业必将在“展览+会议”的双生模式中,迎来双星辉耀的新纪元,走向一片广阔的蓝海,必将强劲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为中国会展产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