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著名文化学者谢有顺做客曲江文化大讲堂
楼观台,隐匿在秦岭山麓中,紫气徐徐、福地氤氲。这里被誉为中国道家发祥地,相传2500年前,东方智慧先哲老子就是于此写下著名的《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此讲经传道,因而这里也被称为道家祖庭。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致敬先哲老子,第一届“西安楼观·中国老子文化节”于明日在楼观台盛大开幕。昨天下午,2012年首期“曲江文化大讲堂”由茅盾文学奖评委、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在西安音乐厅开讲,就“老子文化与现代社会”这一命题和市民进行了分享。
青年学者观点犀利 长久以来对传统文化过于漠视
谢有顺教授对老子的核心思想作了现代阐释,尤其对老子思想中那些恒常的、对当代人的生活依然有着指导意义的部分,做了重点解读。谢有顺的观点非常犀利,认为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损毁,现代社会已经成了一个无道的世界,“物质、欲望、消费成了时代的主流。社会在发展,身外之物在膨胀,但很少有人思考自身的内在需要,倾听灵魂真实的声音。要救治这种症状,有必要重新领会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的世界观,知道有生于无、无之有用的道理。”
谢有顺认为,认识到了无用之用,就能理解老之所说的“无为”这一核心理论:“有所不为你才能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弯曲反而能够伸直,低下反而可以充盈得益,破旧反而可以生新,少取反而可以多得,若是贪多反而弄得迷惑。争之无益,不争反而能长久。”而当提到死亡之于人类时,谢有顺则认为现代社会应该理解老子关于“死亡是一种解脱,其实是回归自然”的看法。“在当代社会,人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是要面对死亡的,故而需要矫正过度物质化的社会形态,需要有所放弃,彰显无为不争的处事心态。”谢有顺坦言。以柔弱克刚强,此种以心释道的方式,对现代人生的补益显然是巨大的。
老子思想是有温度的 点燃你心中远方的灯
论坛结束后,谢有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于道文化,这位年轻的文学评论家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他说,老子不仅是思想家,也是文学家,他创造了独特的思维,独特的话语方式。他的思想也是有温度的,他的思想充满着生活的气息和味道。“道家思想强调的是希望,强调个体性情的飞扬以及个体价值的确认,是一种以个体的方式和世界对话的希望。老子强调的是人与天地共亡的精神,如果个人的价值不被确认,那么个体的创造性也无从谈起。在当今心灵的空隙和空间越来越小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习领悟人生的智慧,老子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人生智慧,帮助你教会你如何面对逆境,如何面对荣辱等,让你带着希望前行,心中总有一盏点亮远方的灯。”
他认为当今社会必须深挖、传承传统文化,“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普及,是引导年轻人了解先哲和伟大人物的思想。有了解才会有珍惜。已经有的文化遗产,每个人都是各取所需”。谢有顺说:“漫漫人生路,我们在某个点上或者某个方面,老子给了我们启发,这就是老子带给我们的影响。如何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我觉得必须要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熟知了老子,就能够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老子的对话,得到更多的启迪”。
老子文化节开幕式明天举行 市民可参加文化论坛
今天上午第一届“西安楼观·中国老子文化节”预热活动正式开始,老子像落成典礼在显灵山举行,而后举行公祭老子仪式,向伟大的先哲致敬。而中华文化论坛之“楼观问道”文化论坛开坛仪式也在今日下午举行,昔日老子在楼观台讲经,今日专家学者齐聚楼观说经台品读道文化,同出一地,历史的轮回,别有意义。
据悉,3月1日下午,“道文化的现代诠释”高端论坛将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百合厅举行,傅佩荣、周山、高柏园、张国刚四位学者将登坛解读“道文化的启示”、“老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心转移背景下的地位与作用”等论题。广大市民可近距离去感受老子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