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以来,易俗社百年庆典也渐入佳境,连日来易俗社每晚都以高水平的演出迎接四面八方的戏迷,让古城戏迷在喜迎百年老社华诞的同时,更是好好过了一把戏瘾。特别是本月7日、8日、9日,连续三天,易俗社每晚都义演一场经典本戏回馈戏迷,让上千名市民受惠。今晚将是三场义演的最后一场,上演的将是秦腔轻喜剧《墙头记》,将在笑声中为本次义演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看“戏” 经典名段过足戏瘾
《柳河湾的新娘》、《火焰驹》、《墙头记》三部剧目都是经典本戏,连续三日的公益演出,让近千市民受惠。虽然易俗社小剧场只能容纳二百余人,但每晚过道上都站满了戏迷。原以为秦腔戏迷会偏老龄化,但记者注意到,台下的戏迷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时尚摩登的女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虽然演出每晚八时才开始,但热情的戏迷从晚上七时就已经陆续到了小剧场,品茗论戏。
24岁的韩仁,从易俗社百年庆典启动以来,几乎每晚都在小剧场内看场秦腔。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他只回答了两个字:“喜欢!”一般人也许认为秦腔有点“老龄”,但韩仁却不这样认为:“其实很多年轻人都很喜欢秦腔,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在网上下载秦腔的经典名段来欣赏,但我更喜欢走进剧场,因为演员们在舞台上表演,他们其实更希望台下戏迷与他们互动,如果我们来捧场,他们会更加带劲。”
与韩仁相比,余老先生算是资深戏迷了,很小的时候他就陪奶奶来易俗社看戏,“当时的甲票才六毛钱一张,演的什么戏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我知道自己看的是津津有味。”他说易俗社排演的很多戏他都特别爱看,如《夺锦楼》《三滴血》等,“现代戏我也喜欢,《柳河湾的新娘》把我看哭了,百年老社,风采依然啊!”
看“角” 百年易俗后继有人
义演首日上演的就是易俗社近年来排演的经典剧目《柳河湾的新娘》,这也是易俗社社长惠敏莉摘取“梅花奖”的代表作品,当记者走向后台时,她正在做演出前的最后准备工作。惠敏莉告诉记者,易俗社迎来百年华诞,她也特别激动:“能亲眼见证易俗社的百岁生日,这是我们易俗人一生的荣耀。作为当代的易俗人,我们更是有着别样的感慨。近年来,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后,易俗社划归曲江新区管理后,更是焕发了青春与活力,推出多个精品剧目,仅《柳河湾的新娘》就获得了多项大奖。站在百年易俗辉煌的足迹上,我觉得当代易俗人更要发扬易俗精神,用精品说话。”
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雍涛告诉记者,此次义演,完全是公益性质的,体现了易俗社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除了三场义演,我们还将在八月推出多项活动,包括易俗社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大会,还有秦腔史诗《易俗社》的五场连演,将把庆典推向高潮。”
记者 张静 实习生 徐月悦
8月10日—12日 梅花奖折子戏
8月13日—16日 史诗《易俗社》
演出地点:易俗大剧院
8月17日 秦腔晚会
折子戏《探窑》、《二进宫》、《杀狗劝妻》,以及清唱、彩唱等
演出地点:易俗社剧场
8月18日 秦腔晚会
折子戏《苏三起解》、《河湾洗衣》、《悔路》、《看女》,以及清唱、彩唱等
演出地点:易俗社剧场
秦腔传统戏《福寿图》
演出地点:易俗大剧院
8月19日 秦腔晚会
折子戏《苏武牧羊》、《三娘教子》、《藏舟》,以及清唱、彩唱等
演出地点:易俗社剧场
秦腔现代戏《古调独弹记》
演出地点:易俗大剧院
易俗百年 好戏连台
8月份部分演出安排
义演首日上演的经典剧目《柳河湾的新娘》 |